2023-01-03 09:52:46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1月3日讯(通讯员 赵竹宇)“多大年龄?是否患有基础疾病?发烧几天了?有没有咽痛、咳嗽等症状……”晚上十点多,烟台业达医院急诊抢救室里,穿着防护服的急诊医生姜延昌一边向一名老年患者家属询问着患者的情况,一边迅速为患者评估病情,测量指端血氧饱和度,完善心电图检查,开通静脉通路、肌注退烧药物……经过一系列紧张有序的抢救,患者病情暂时稳定。随后,他又脚步匆匆地赶去为下一位患者问诊。
这一幕,只是24小时永不熄灯、365天有人坚守的烟台业达医院急诊科的一个片段。
面对首轮疫情高峰的冲击,急诊科作为业达医院抗疫抢救的前沿阵地,工作量、工作强度成倍增长,每个诊室门口都排着长队,工作人员一路小跑……
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呼吸机的嘶嘶声……在专门收治新冠阳性患者的急诊病房内,医务人员不停地穿梭在患者床头,不时地察看一下患者。由于这里住的大都是七八十岁的高龄患者,护士问询时每次都要凑近患者耳边,然后提高音量“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啊?”
“现在有二十多个新冠阳性住院患者,大部分都是急危重症,而且每天都有新的重症患者转入,护理难度非常大,对我们的技术要求也非常高,需要百分百的仔细、专注。”已经在急诊病房工作了两个多星期没有回过家的于金融副护士长说,“大家只能白加夜地上班,上24小时再休息一下。”于金融白天晚上都守在病房,此时的她,鼻音很重,满身疲惫,但仍强打着精神哽咽着说,“累的时候就觉得压力很大,想哭,但是这个活又不能放下,有那么多患者等着我们去救,我就偷偷抹了眼泪坚持着。虽然我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是总感觉我在岗,病房的护士们还能再坚持坚持。”
“大家都带病坚持上岗,有的一天都没有休息,能坚持就一直在坚持,实在烧得坚持不住了才回去休息,好在大家没有退缩,休个一两天就陆续回来工作。”还在发着烧的护士长姜瑞波,一边咳嗽一边说道,“最难的时候,急诊护士30多人只剩下7个人能继续工作,剩下的全都病倒了。”
急诊之急,牵动着大家的心。在业达医院各科室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医院负责人紧急协调人手支援急诊。来自全院各个科室、病区的医护们和急诊医护一起,临时组建团队,大家互相抱团,彼此鼓励,无所畏惧,一路前行。
崔磊是急诊科的副主任,每天焦急地穿梭在急诊的各个房间,有时忙得一整天都顾不上吃一顿饭,碎片化的睡眠时间加起来也只有几个小时,不分昼夜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就在几天前的晚上,这个“钢铁”一般的男人倒下了,新冠感染导致的发热加上过度疲惫使得他十分虚弱,被家人搀扶着接回家。但他放心不下科里工作,稍有好转又立马返回了岗位。
姜瑞波说,“有的孩子发烧,就把孩子送给家里的老人照顾。有的妻子发烧,老人在老家过不来,甚至是年幼的孩子在家照顾。有的妻子刚生完孩子,都没来得及回家看几眼……每名医护都在付出。”
疫情在前,责任在肩。业达医院急诊科并不是特例,相反,他们是疫情时期每一位医护人员的缩影。高强度、高风险、高负荷的工作背后,是医务人员的一份职业道德。
在此,向每一位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们,致敬!
季宝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