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9 10:31:27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4月29日讯(通讯员 姜珊)“郑师傅,您看我这个焊接得合格吗?”工作台旁身穿灰色工作服、运动鞋的郑成刚正在检查产品焊接是否合格,在经过仔细检查后,郑成刚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焊接得不错!合格!”
今年47岁的郑成刚是烟台开发区博森科技发展公司生产部部长,负责生产管理工作。从业至今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烟台市首席技师”“烟台工匠”“烟台业达首席技师”“烟台开发区工人先锋号” “烟台开发区优秀共产党员”等10余项称号。他专注于排屑过滤装备的电焊技术创新、车间工艺流程改进,带领技术团队每天到车间一线对生产设备、结构、原理、使用进行深入研究,先后取得技术成果16项,国家专利7项……
无数个高光时刻的背后是巧到极致的技艺,是毫厘之间的精密磨削,是到一根头发丝八分之一粗细的精心钻研。
“既然选择了电焊这个行业我就要把它做好,对得起自己手中的这把焊枪。”1993年,18岁的郑成刚来到开发区博森科技公司,成为一名电焊学徒工。自此一待,就是29年。在这29年的时间里,郑成刚不断学习,充分发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通过技术革新为企业贡献力量。在多级液压泵设计过程中,出现电机主轴与泵机主轴不同轴的情况。当时寻找外协单位协助解决,但是效果都不理想,为了在关键技术领域不受制于人,郑成刚决定自行研发制造,解决这一“卡脖子”问题。
自行研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困难重重。面对困难,郑成刚奋力攻关,主动担起技术重任。连续几天几夜不休息只为攻克一个技术难题,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个多月的不断钻研摸索,郑成刚终于将同等轴度误差缩小在0-1丝之间,这1丝误差的概念是人头发丝的八分之一粗细,而之前在外部技术支持时最好的同等轴度误差是在8-10丝之间。
不仅争当“技术第一人”,也善当“雏雁引路人”。2018年,郑成刚在公司内部成立了“郑成刚技师工作站”,与新入职员工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业务讲解、现场操作、交流研讨等方式,帮助新入职的员工尽快熟悉工作流程。
“电焊工作确实很辛苦,现在愿意从事这一行的人也越来越少,我能做的就是把我会的东西教给年轻人,让他们大胆地去做。”郑成刚自豪地告诉记者,工作站成立以来,已陆续培养电焊工100余人,电焊骨干50余人,其中高级技师5人、技师3人,高级工28人,为公司最关键技术工种定期输送新鲜优秀力量。
季宝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