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7 13:50:59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3月17日讯(通讯员 于业楠 黄训华)近日,围绕今年“凝聚你我力量”消费日主题,开发区消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3•15消费维权宣传活动,以“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为重点,进一步畅通消费维权渠道,维护市场秩序稳定消费信心,并盘点2019年度开发区十大消费警示案例,提醒广大市民慎重预付款类消费。
案例一 健身打卡退费是个“坑”
2019年1月,区某健身房以定期打卡可退费进行促销,吸引百余会员加入。但到8月应按约退款时,该健身房却称按照农历月份计时,会员未完成打卡概不退押金。
消费警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履行期限和方式等内容,并予以说明。
案例二 预付消费未完商家跑路
2019年11月,区某儿童游泳馆突然关门停业,而多名会员预付卡还没有消费完。经消协多方协调,由第三方公司接手经营,按原消费合同继续履约。
消费警示:预付卡消费存在风险,在办卡时要选择有资质的商家。签订书面合同,并保存好发票、合同的书面证据。
案例三 万元按摩垫夸大功效
2019年1月,消费者娄女士在区某保健品店购买了价值1.1万元的按摩垫,使用后发现其功能与宣传不符,要求退货退款。经协调,商家退还部分费用。
消费警示:购买保健产品时,要认清产品的批准文号是“健”字号还是“药准”字号,商品是否符合国家权威部门批准的产品功效和适用范围,切不能偏信商家宣传。
案例四 4S店强卖保险不商量
2019年6月,消费者林先生在区某汽车4S店全款购车,需要上临时车牌时,4S店告知需要购买全险,才开具相关材料。林先生认为4S店强制消费,经协调,其可不在4S店购买保险。
消费警示:《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经销商销售汽车时不得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或者强制为其提供代办车辆注册登记等服务。
案例五 物业公司超标收费
2019年11月,消费者投诉某物业公司按2.5元/平方米超标收费,且预收13个月物业费,不符合法定期限。经调查,该物业公司未在管理部门备案,不具备收费资格,已责令整改。
消费警示:根据国家2018年修正版《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小区业主享有投票权、选举权、监督权、知情权。小区共用的车位、公共设施,以及相关费用、维修基金等,业主均享有知情权,并有权利追踪资金的去向。
案例六 网店商家误导消费
2019年5月,开发区市民在某网络旗舰店购买芒果,到货后发现实物很小,与网页宣传不符。经协调,网店为消费者全额退款。
消费警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和《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等相关规定,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不得做引人误导的消费宣传。
案例七 消费不能图便宜
2019年7月,一位消费者在某美容店花费1000元办理不限次年卡,后因脸部不适要求退卡,商家不予退款。经调解,该美容店为消费者退还700元。
消费警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案例八 办卡容易退时难
2019年11月,一位消费者在某商场美容店工作人员的推销下,一时冲动花费一万多元办理了美容卡。次日,消费者后悔要求退卡,商家拒退。经过协调,商家给予部分退款。
消费警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有权要求经营者保障其财产安全。
案例九 商超销售变质食品
2019年12月,某市民在一超市购买冷冻蟹肉棒,孩子吃后肚子疼,经医院检查系食物中毒,后发现蟹肉棒变质。商家迅速将该批冷藏运输商品下架,并依法赔偿消费者。
消费警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案例十 商家团购不退意向金
2019年12月,某家具代理商进行团购活动,书面承诺意向金可退。但等市民要退意向金时,商家又不予退还。经协商调解,代理商退还消费者1000元意向金。
消费警示:意向金属于预付款项目,如果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按照合同规定或者协议规定退还意向金,消费者在签署合同或者协议时应仔细阅读其内容。
季宝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