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8 11:27:41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8月18日讯(通讯员 马兴才)坚决扛起经济大区的责任担当,烟台黄渤海新区牢牢抓住绿色低碳发展这一主线,不断提高企业“含绿量”,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创新为钥 源头减碳
2022年,万华化学聚氨酯硬泡回收中试装置开车成功。这成为企业实施聚氨酯回收再利用的里程碑,开辟了处理废旧聚氨酯泡沫的新渠道。
据悉,该聚氨酯硬泡回收装置采用化学回收方法,每回收1吨废泡沫可实现约3吨的碳减排,且回收后生成的再生聚醚与标准聚醚的质量指标和性能一致。回收再生产品可用于冰箱保温、汽车零部件、管道保温、生活家居等领域,经济、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世界首次以35%掺烧比例在40兆瓦燃煤锅炉上实现混氨燃烧工业应用,就是在这里完成。”在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40兆瓦洁净低碳燃烧工程实验室里,我国混氨燃烧工业应用实现重大突破,为燃煤机组提供一条从源头实现大幅度碳减排的技术路径。根据相关统计,预计全产业应用年减排二氧化碳达10亿吨以上。
在黄渤海新区,不乏万华化学、龙源电力这种用技术探索源头减碳的企业。上汽通用东岳基地投产的CSS发动机,采用进气水冷式中冷、带有集成水冷管路和电子水泵的智能热管理系统等多项新技术,额定功率提升25.2%、油耗降低5.3%,大大助力汽车行业碳减排。
加快转型 绿色制造
近年来,黄渤海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构建工业绿色制造体系,优先在行业基础条件好、关联性强的企业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和示范推动工作,持续提升工业企业“绿色指数”。
全省率先打造了绿色制造一体化培育新模式,即建立“片区、园区、企业、产品”四位一体绿色制造标准评价体系,制定“产品绿色改造、产线绿色改造、运维绿色改造、监管绿色改造、物流绿色改造”等多个差异化的绿色改造提升方案,助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
在这一制度模式推广应用下,区内不少企业纷纷走上节能降耗、能源挖潜的绿色转型之路,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等绿色制造成果加速涌现。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国家绿色工厂8家、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国家绿色设计产品2个,数量在全省、全市领先。
与此同时,黄渤海新区还大力推行重点行业企业绩效评级,针对不同治理水平和排放强度的工业企业,科学精准分类施策,落实差异化管控措施,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协同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节”尽所能 减污降碳
企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主体。倡导企业建立“循环、低碳、绿色”的发展模式,不仅体现在生产方式上,还在于用能方式的转变。
万华人才中心是黄渤海新区重点打造的全省最大规模的“近零能耗”建筑群。该建筑群应用光伏发电、地源热泵、低碳节能幕墙等可再生能源技术,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2000吨,将对全市乃至全省建筑节能推广应用起到标杆示范作用。
光伏应用正逐步深化到企业生产、办公的每个方面。位于磁山脚下的万华化学全球研发中心项目,以分布式光伏发电实现办公区域绿色用电。两期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2700吨。
走进隽秀生物科技产业园,明亮畅通的走廊在绿色盆栽点缀下显得清新自然,绿色友好的环境大大提高团队整体工作效率。“产业园完全按照工业建筑节能要求建设,采用低辐射率玻璃幕墙系统、模块化中央空调系统等,处处体现着节能环保理念。”公司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盖圣杰表示,生产环节则通过优化制造工艺流程,力争实现全生产过程的减污降碳。
季宝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