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6 09:56:32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1月6日讯(通讯员 刘少宁)这是一份经济运行逆势而进的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对全市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左右,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
这是一张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齐头并进的新版图:开复工产业项目125个、总投资1520亿元,新引进重点项目106个、总投资超过1150亿元;
这是一次产业转型和科技提速的新探索:谋划推出总投资2000亿元的20个专精特新产业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40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912家;
这是一场以更高水平开放构建发展新格局的新实践:推出16项国家级制度创新成果、数量全省第一,获批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
“疾风知劲草,逆势高增长。”这句话,用来给烟台黄渤海新区2022年一年取得的非凡成绩做个总结,再合适不过了。
探寻其为什么能的发展“动力密码”,源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谋变破局、谋变求新、谋变思进的豪迈魄力,更源于坚定不移抓牢制造业、推深做实产业集群、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一系列前瞻务实之举。
项目招引大动作频频
高质量发展挺起“脊梁”
2022年6月,全区举办2场重点项目签约仪式,投资100亿元的迈百瑞生物医药产业园等8个项目落地;
2022年9月,全区举行空天海装备智造城招商发展大会,中国首款正在研制的大型无人机等10多个项目集中签约;
2022年12月,烟台黄渤海新区招商发展大会暨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一举签下20个项目,涉及投资总额近300亿元。
“招商引资是城市间竞速发展的主赛道,招引落地的重点项目关乎城市发展的后劲和未来。”深谙于此,新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全面加强招商引资统筹联动,引进了一大批重点产业项目。2022年,新引进重点项目106个、总投资超过1150亿元,其中过百亿元项目2个、过50亿元项目3个、过亿元项目35个。
产业风口,就是招商风口。“2023年,我们将以空天海装备制造城首批旗舰型项目开工为契机,持续提升烟台空天海产业品牌知名度,谋划组建全市首支空天海产业专项基金,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新模式,力争再引进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空天海项目。”黄渤海新区招商局航空航天产业投资促进中心工作人员刘昊说。
图片
一个个项目接踵而至,如一朵朵盛开的绚烂花朵,簇拥起黄渤海新区经济发展蓝图的万千景象。项目落地仅是开始,千方百计破解项目瓶颈制约,推动项目快建设、快达产,也是新区矢志不移的追求。
“我们紧抓项目‘生命线’,接续开展4轮‘项目百日攻坚’行动,开复工产业项目125个、总投资1520亿元,41个省重点、74个市重点全部开工,3个项目代表全市参加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重点项目观摩、占全市3/5。”黄渤海新区重点项目工程推进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德国汉高集团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荣杰对新区的营商环境给予了高度评价:“每当企业运营面临挑战时,黄渤海新区管委都会第一时间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帮助解决问题、渡过难关,贴心的服务使得绿色高端粘合剂这个大项目得以按最初的计划时间内完成签署。”
立柱架梁,夯基垒台。黄渤海新区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出“拿地即开工”等一系列举措,用实打实的行动赢得本土企业和前来投资客商的信任,企业也纷纷用“脚”投票,共迎发展机遇,成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解。
优势产业强筋健骨
创新“版图”不断扩大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2022年以来,新区全面发起产业培育攻坚突破行动,按照园区化、集群化、生态化推进思路,规划打造20个专精特新产业园,未来总投资2000亿元、产值4000亿元,带动一批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崛起。
梳理名单可以发现,20个产业园不仅涵盖生物医药、新光电、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且紧扣烟台市16条重点产业链发展布局,紧扣黄渤海新区五大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优势,紧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向。
不仅如此,新区还扎实推进产业链培育工程,紧盯五大集群、16条产业链,“一链一策”制定推进方案,聚焦“三航”产业重大项目、科研平台、整合资源、放大优势、精准招引。到2023年,力争全区制造业产出规模实现翻番,培育形成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一批百亿级、五百亿级产业链条。
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创新是重要源头。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创新驱动如何四两拨千斤?
集高精度、高刚度、高灵巧、大范围加工于一体,加工精度达0.02mm,可满足航空、船舶等领域大型复杂构件高效加工需求,技术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如此高精尖的技术出自烟台清科嘉研究院,“移动式加工机器人已应用于空间站核心舱、天舟系列货运飞船、遥感系列卫星等的制造,使生产效率显著提升,设备成本大幅降低。”烟台清科嘉研究院院长吕春哲介绍。
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站“C位”唱“主角”,这种创新引领的“产业之变”,恰是新区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快推进全方位、全领域创新的直观体现。
“狠抓八角湾中央创新区、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等‘两区两廊’建设,万华全球研发中心二期、八角湾国际科创中心投用,八角湾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建成,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建设领跑全省,北大—万华联合研究中心、海头科创中心启动建设,获批国家火炬先进聚合物特色产业基地。”黄渤海新区经发科创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一组数字可以看出新区增强创新发展力的不懈努力:2022年,新增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载体,2家企业登陆科创板,27家企业入选省科技领军企业和首批科技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40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912家。
以创新为钥,产业正以前所未有之势爆发出势不可挡的力量,在全面加快现代化产业高地建设的新征程上,新区的步履更加坚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信心更加坚定。
向世界敞开怀抱
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以大开放促大发展,新区审时度势,把握时代脉搏,以更大力度突破自贸创新和外贸转型,推进更高层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
说起开放,进出口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活跃的程度、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前不久,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报出口了一批70余万元化工品,出口目的国为日本。凭借企业自主出具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原产地声明,货物在日本通关时所适用的进口关税税率将由3.9%降为3.2%,享受关税减让约合人民币5000元。
企业享惠便利度不断提升的背后,得益于烟台自贸片区在制度创新方面的不断探索,切实解决了企业在享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我们聚焦企业需求,推出16项国家级制度创新成果、数量全省第一,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超过10亿元,自贸赋能发展成效更加凸显。”
作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新区叠加了自贸试验区、中韩(烟台)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多个国家战略,优势资源、创新要素高度聚集,是扩大对外开放、抢抓发展机遇的重大载体。2022年,全区外贸进出口突破2000亿元,获批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毗邻日韩,临港临海,这意味着新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发展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将迎来无限可能。
自贸烟台跨境全球购便是最生动的案例。该场馆面积约3000平方米,设有京东国际跨境O2O体验店、任意E购、本味市集、小红帽咖啡馆等多业态消费场所。展销商品包含跨境保税商品和一般贸易商品,市民不仅可直接在现场选购一般贸易类商品,而且能在店内体验跨境保税商品,并通过手机扫码下单,直接邮寄到家。
打开窗子,才能实现空气对流,新鲜空气才能进来。
黄渤海新区正以更宽广的视野谋划开放新思路,以更务实的举措构筑开放新格局: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共建水产种苗“南繁北育”产业走廊,联动沿黄9省26个经济功能区发起知识产权保护“一体化协作”,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区。引进京东中心仓、菜鸟国际优选仓等一批知名跨境电商企业,争取游戏机全球维修等一批服务外贸企业试点……
今年是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起步之年,是烟台冲刺“万亿城市”的决胜之年,也是黄渤海新区“三年大攻坚、六年大变样”的冲刺之年。以此为契机,新区正在朝着更强、更新、更优迈出“全新一跃”,继续把优异成绩写在前行的每一个脚印、奋斗的每一个瞬间,努力为烟台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季宝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