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0 17:20:00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9月10日讯(通讯员 刘少宁)38年,于发展的历史长河只是短短一瞬。而在黄海之滨,短短的38年时间一片盐碱荒滩奇迹般崛起为一座现代化新城。
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群体——企业家。正是有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扎根和深耕,烟台黄渤海新区如今已成为一片创业的沃土、充满希望的热土。
9月8日下午,黄渤海新区举行“迎中秋 话发展”企业家联谊会,以城市之名向企业家致敬,进一步营造尊重企业家、关爱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和城市风尚,激励广大企业家敢领风气之先、勇担发展之责。
企业是最重要的战略支撑,企业家是最有价值的资源。近年来,黄渤海新区千方百计为企业、企业家成长打造肥沃土壤,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家健康成长,奋力谱写新区崛起的崭新篇章。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让企业投资创业“最顺心”
城市和企业之间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成就、共同成长。企业是鱼,环境是水;环境好了,企业才好,发展才好,城市才会更好。
“企业心之所向,政府竭诚以往。”这是黄渤海新区孜孜不倦的追求。
多年来,黄渤海新区精准对焦企业利益诉求,向改革要效益、向创新要竞争力,倾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家能够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项目建设“四证齐发”“拿地即开工、竣工即验收”;企业开办高度便利化,可以跨国办、远程帮办代办、专员全程帮办、特殊需求上门办。
高标准规划建设八角湾中央创新区、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等“两区两廊”,加快构筑科技、产业、人才、城市融合发展新生态,推动创新要素不断向企业集聚。
推出高特纤维应用制造、高端合成材料制品、高端TPU应用制造等新一代特色产业园,拉长产业链条、做强产业集群,重塑企业发展空间布局。
健全完善产业政策供给体系,系统推出创新型开发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扶持政策20余个,构建项目招引、建设投产、成长壮大的全链条全周期培育生态……
良好发展环境让企业家们纷纷投出 “信任票”。近五年,全区累计引进三类500强项目82个、过10亿元项目117个,首创住友、7-11、华新丽华、中铁十局等45个总部项目抢滩落户;华润集团、通用技术、中节能、中集集团等32家央企国企和上市品牌集中布局;美国富乐、德国汉高、英国林德气体、丹麦海虹老人、日本厚木等35家跨国公司相继新投项目、打造总部。
“黄渤海新区为我们心无旁骛创业创新提供了绝佳的土壤。”美国富乐公司亚太区生产运营总裁王宁宁说。
打好纾困解难组合拳
让企业创新发展“最安心”
一项“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每年可为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节约成本1000余万元,极大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在企业家联谊会上,艾睿光电董事长赵芳彦有感而发:“我深深感受到新区对企业发展的呵护和支持,从公司成立之初为企业争取科研经费,到疫情防控期间给予土地、税收等政策扶持,这些都成为企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石。”
政企同心、坚定信心,无畏风浪、笃定前行,危机也能带来转机。黄渤海新区坚定不移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惠企、稳企、扶企,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新区出台‘七稳三争一畅’20条措施精准帮扶企业,加速区级扶持政策资金兑现,以实际行动、‘真金白银’助企纾困,提振信心、稳定预期。”黄渤海新区经发科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物流是否畅通,决定了企业能否正常运转。为有效应对疫情影响,黄渤海新区迅速搭建“货运通”物流管理平台,开设企业物流运输特别通道,建立与企业供需方所在疫情指挥部沟通对话机制,打通企业物流堵点卡点。
资金流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疫情发生以来,黄渤海新区全国首创“备货贷”“订单贷”“库存贷”等政策举措,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持续深化政金企对接合作,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以赴稳住企业、稳住经济。
在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新区广大企业家不仅扛住了疫情考验,还积极创新求变,抢抓机遇,转型升级,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今年上半年,全区32家企业跻身全市产值百强、产值占28.6%,24家企业跻身全市纳税百强、税收占34.3%,50家企业列入市级倍增培育企业、数量占全市1/4。
高起点谋划新布局
让企业跨越升级“有信心”
这是一片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也是最具发展潜质的热土。
领军企业“皓月当空”,中小企业“满天繁星”。在黄渤海新区,一批批具有家国情怀、超前战略眼光、敏锐市场意识的企业家怀揣梦想奋斗,培育出万华化学、东岳汽车、中节能万润等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优秀企业,为城市发展和未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城市与企业是一场“双向奔赴”。眼下,黄渤海新区建设如火如荼,对标上海五大新城,新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将打造东北亚创新智造高地、享誉国际的魅力海岸、区域融合新中心以及产城融合标杆示范区,以更高定位推动城市能级跨越升级,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城市环境。
尤其在产业布局上,立足全区产业发展方向,黄渤海新区集中攻坚绿电绿能绿碳、人工智能、新基建和氢能源等新型产业,携手企业开疆辟土、裂变扩张、做大做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区先后落户重点项目56个、总投资突破600亿元,其中过百亿级、50亿元旗舰型项目3个,产业发展态势持续良好。
厚植创新土壤,助力企业争当创新领头羊、勇攀产业最高峰。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黄渤海新区紧盯空天海、临空、临港等战略布局,做实做强45家高端研发机构,年内将引建高端研发机构3-5家,加快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进一步放大科技创新赋能效应,重点突破数字经济、双碳经济、平台经济,加快培育一批细分行业领跑者、关键技术攻坚者、产业链供应链维护者,力争年内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总数突破500家。
一座尊崇企业家和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城市,一座支持企业家恒心办实业的城市,一定能够成为创新的高地、创业的福地。今天的新区积蓄着强劲的发展动能,未来可期,精彩无限。
季宝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