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1 14:10:00
来源:水母网
风霜雪雨搏激流 奋楫争先砥砺行——记二七三大队矿产地质中心内蒙古乌拉特后旗陶勒盖金矿项目部
水母网6月1日讯(通讯员 姚铄琳)说起地质队员,在你的印象中,他们是什么形象?是一生献身地质事业,中国地质工作的开拓者,地质巨匠李四光;是电影《山楂树之恋》里,下乡工作邂逅美丽的静秋,展开一段轰轰烈烈爱情的地质队员“老三”?只要提起地质队员,你的脑海中是不是就会出现这些高大上的美好形象?那你见过现实中的地质队员吗?仔细一想,繁华都市里,好像从没见过他们的身影,那地质队员,他们到底是什么模样?
其实地质队员的真实模样,网上流传的打油诗已经做出了很贴切的总结:“远看像逃难,近看像要饭,仔细一看,原来是搞勘探”。虽是调侃,却又无比形象,但调侃的背后却是数不清的辛苦酸楚。如果你走进内蒙古乌拉特后旗陶勒盖矿区,你会发现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行走在戈壁荒漠,常伴烈日黄沙,与风霜雪雨为伍,他们就是二七三大队矿产地质中心陶勒盖金矿项目部成员,一群真正的地质队员。
提起春天的内蒙古,人们不禁会想到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雪白的羊群,想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美诗句。但内蒙古的色彩并非都如此美丽,它既有天空的蓝色,草原的绿色,也还有茫茫戈壁的灰褐色。陶勒盖项目部驻足的地方就是一片标准的戈壁荒漠,这里位于内蒙古高原西段巴音戈壁盆地,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人烟稀少,矿区周边除一两家牧民外,近二百平方公里均为渺无人烟的戈壁滩,就连通讯信号都覆盖不到这里。除了艰苦的环境,还有变幻无常的天气,前一秒艳阳高照,下一秒就狂风四起,隔三岔五就会刮上一场沙尘暴,风沙肆虐,耳朵、眼睛、鼻子、嘴,都会挤满黄沙,会让你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无孔不入。
由于矿区域地质情况复杂,工作任务繁重,队员们忙碌的一天,从天刚亮就开始了。队员们起床吃过早饭,收拾好装备后就会前往作业地点,作业地点通常离驻地很远,来回行驶在路上就要几个小时,项目组会派车把队员送到作业地点,为了节省时间,队员们都会带上水和食物作为午餐,中午就在作业地点吃饭,虽然有车接送,但为了完成地质填图、地形测量等技术工作,队员们还是要顶着烈日和风沙徒步走上几十里路,等到天黑之前项目组再派车把队员接回驻地。陶勒盖的清晨,前一晚的寒意还未褪去,走在路上冷风刺骨;到了中午,阳光直射地表,寸草不生的戈壁上毫无树荫遮挡,队员们的皮肤被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得又黑又亮,身上的肉仿佛也要被烤熟了,一整天下来能脱几层皮;下午的时候,强劲的西北风夹杂着沙尘赶来,打在脸上身上,让人站都站不稳;到了晚上,辛苦了一天的队员们还要把白天完成的野外原始资料数据,进行整理、矢量化;一切工作完成后,等到要睡觉了,夜晚蚊虫肆虐,咬一下就是一个脓包,每个队员身上都是密密麻麻的脓包,痒的根本无法入睡......
陶勒盖项目部的队员中,汇集了老中青三代地质人,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也有而立之年踏实能干的中坚力量,还有刚入职不久的大学生。也许是怀揣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对地球奥秘的好奇,他们选择了这一专业,于是就爱上了这一份工作,虽然苦,虽然累,但无怨无悔。他们远离繁华都市,远离亲人,义无反顾的扎根在陶勒盖,在这片白杨都不能生存的戈壁滩上,他们克服了艰苦环境给勘查带来的不便,忍受了恶劣天气给自己带来的煎熬,白天穿梭于荒漠戈壁,夜晚埋头于图纸资料,走过春夏秋冬,先后完成了区域矿产调查修编、水文地质调查、地质测量、激电测深和槽探等工作,累计完成钻探18604余米,勘查找矿实现突破,为二七三地质事业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前,陶勒盖矿区钻机声轰鸣,勘查工作仍在继续,队员们仍在矿区来回穿梭。而在二七三矿产地质中心,陶勒盖项目部只是一个缩影,中心还有许多地质队员,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地质“三光荣”精神。“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是他们的执着信念;“以找矿立功为荣”,是他们的远大理想;“以艰苦奋斗为荣”,是他们的坚韧作风。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却从不抱怨叫苦,他们走过千山万水,却始终憧憬着下一个远方,他们用地质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地质报国”理念薪火相传,他们用地质人矢志不渝的信念去诠释新时代的“找矿”强国梦。
最后,我想用温家宝同志《地质笔记》里的一句话送给我们的地质队员们:“我坚信,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到不了的岭。山越高,意志愈坚;岭越远,胸怀愈宽。我平静而从容地直面各种困难,一步一步地前行和攀登,从未退缩,一个不畏艰难困苦的人,一定会到达光辉的顶点。”
于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