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开发区新闻网>开发区新闻头条
挖掘海洋宝库 烟台开发区“碳”寻海肥陆用让粮食吃上“蓝色”营养餐

2022-04-18 11:09:29

来源:水母网   通讯员 王聪



水母网4月18日讯(通讯员 王聪)和煦春风中,在烟台开发区潮水镇庄官村,村民刘文忙前忙后,在自家红薯田里施肥。“用了海肥以后,整体肥料的用量少了,肥效还提高了,今年一定可以再多打一些粮。”他擦了一把头上的汗,笑着对记者说。

刘文种了20多亩地,过去最让他头疼的就是施肥。“用传统肥料总感觉效果不明显,而且我这些地肥料用量很大。”刘文只能骑着小三轮摩托,一趟趟地往返肥料站,费劲不说,红薯产量也没有太大变化。

近两年来,开发区向海图强、经略海洋,当地企业研发生产的新型海洋生物肥料,给刘文的红薯田带来“新气象”。“没想到海肥的效果比那些大品牌的传统肥料好不少,肥料用量少了,红薯产量反而还上来了。”刘文说,现在他一亩地比之前少用5公斤肥料,原先红薯亩产8000多斤,现在亩产10000斤左右,还比以前更好卖了。

“海洋生物肥料是利用海洋中鱼虾贝藻等生物资源,经过提取、发酵等工艺处理后,与一定量的氮磷钾、中微量元素、有机质复配后生产的新型肥料。”烟台开发区海洋经济发展局党委委员徐希水告诉记者,相比传统化肥,这种肥料对环境更加友好,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肥料引起的作物抗逆、耕地板结、土壤酸化等问题。

肥料是农耕的基础之一,挖掘海洋宝库,向海洋要肥料,如今在开发区逐渐起势。徐希水介绍,开发区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海洋肥料产业的先天条件。截至2021年底,全区拥有海洋肥料及相关配套中小企业11家,实现产值7.2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0%。

这些企业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关键核心技术,科技人员占比大于30%,以高价值知识产权为代表的科技成果均超过5项,研发投入强度均高于6%。他们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团队开展合作,通过现代生物与化工技术,实现肥料生产过程无污染、无噪音、无废弃,并且保留海洋生物中易被植物吸收的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物质。

徐希水介绍,这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使海洋肥料产业快速更新迭代,成为当地发展海洋产业的“闪光点”。“让粮食吃上‘蓝色营养’,海肥陆用是海洋科技发展的缩影,也是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

“海肥好不好,用了就知道。”采访结束前,刘文告诉记者,他也有了新期待:“今年我再使使劲,争取再来场大丰收!”

季宝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