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1 14:08:38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1月11日讯(通讯员 闫奇琪 周旭洋 周洁 高岩)摊开烟台开发区地图,城市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不论是荣乌高速外环支撑,还是长江路、机场路等主干道路布局成网,抑或机场、高铁、港口紧密衔接,大交通已经成为烟台开发区经济发展的通衢大道,不断拓展着城市空间,延伸着生活边界。
交通运输关乎国计民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烟台中心城区空间格局的战略调整,开发区成为烟台西进的核心板块,即将崛起为烟台城市新中心。为赋能城市发展,开发区正全方位打造陆海空立体化“大交通”格局。
提质东区 完善西区
记者从开发区建设交通局了解到,2021年,东区完成了黄山路、泰山路、蜜橙西侧规划路等道路施工,城区道路承载力持续提升。西区完成海滨路、上海大街东段、开封路、敦煌路等29项道路桥梁及管线工程,打通古现大街、重庆大街等“断头路”,区域路网管网更加完善。
“目前,我们正在加快推进S304道路改建、上海大街西段、厦门大街跨柳林河桥等20余项道路及桥梁工程,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道路品质和出行环境。”开发区建设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按照“东区提质升级,西区完善贯通”思路,开发区聚焦“畅通内循环、提升外循环”,有序推进城市道路、农村公路、绿化工程建设,同步推进潍烟高铁建设。目前,潍烟高铁向阳隧道提前贯通,加快了全线贯通的步伐。“通车后,潍烟铁路将会填补烟台西部区域没有高铁的空白,实现3小时直达北京的快速通行,对优化烟台自贸片区交通组织脉络,构筑完善交通格局都有着重要意义。”开发区建设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临港而兴 港城联动
无人驾驶的卸船机、无人化的散货计量、据供需变化的最优输油计划,日夜监测的无线动火作业视频监控……近日,烟台港西港区全球首创的“全系统、全流程、全自动”干散货专业化码头控制技术和“管道智脑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为烟台自贸片区干散货装卸和保税原油混兑业务可持续发展、继续走在前列提供“核动力”。
烟台港西港区作为我国第五个能停靠40万吨级巨轮的港口,自投产以来,港口货物吞吐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21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21亿吨,连续三年超过亿吨大关。港口自主研发全省首个全流程自动化矿石作业系统,实现矿石到港卸货、传送、抓取、理货、混配、装船等全流程自动化作业,大幅提升港口矿石装卸效能,成为全国唯一以专业化流程线方式开展四种物料精确混配的矿石码头。组建国内目前唯一集码头、罐区及管道一体化运营的港口能源物流体系,开创特色物流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动保税原油混兑业务能级跃升。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港区发展与腹地经济互为支撑、港区功能与临港产业互相融合的基本原则,聚焦扩大港区发展规模、加快优质项目建设、推进基础设施扩能。”烟台港西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力发展原油、LNG等能源化工品、大宗干散货等核心业务,努力打造大宗货物转运枢纽、中国北方重要的原油中转、储运、分拨基地和油品交易中心。
临空腾飞 赋能发展
近日,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二期工程T2航站楼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开发区民航发展建设又进入一个新阶段,对于提升城市品位,助推区域转型升级,拉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作为山东省干线机场,属于国家一类航空口岸,是“十三五”山东省重大工程,也是烟台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节点。“烟台机场二期项目充分发挥机场周边交通运输设施集中布局、紧密衔接的综合优势,加快形成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烟台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用好烟台机场发展大势,打造基础设施完善、平台功能强大、新兴产业聚集、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临空经济区,形成烟台西海岸人流物流集聚新优势,提供发展新引擎。
未来,随着一批在建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项目的全面落地,烟台开发区将形成对外主线贯通、对内循环畅通的立体化交通新格局,成为环渤海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区域之一。
季宝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