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3 17:19:25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11月3日讯(通讯员 孙涵)接夼梁家庄村位于烟台开发区潮水镇政府驻地西6公里处,北靠塔山,南邻洼山,全村一共93户,属于典型的小山村。作为曾经的省定贫困村,村内基础差、底子薄。
2017年以来,在潮水镇党委政府和开发区帮扶部门的支持下,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全村提前实现整体脱贫,村集体经济发展如火如荼,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变化。
合作社借“绿”发力 日子甜了
产业旺则乡村兴,乡村兴则百姓富。接夼梁家庄村党支部为了改变村内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低的困境,抓住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机遇,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优势,借“绿”发力,大力推进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社——烟台市丰果园果品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初期,村民对发展猕猴桃产业普遍心存疑虑。为增强信心、开拓视野,由镇包片负责人带队,组织村里党员群众外出参观学习。“通过学习先进经验,我们对合作社发展猕猴桃产业的信心更大了。”村党支部书记蒋鲁磊说。
“俺村的合作社不只种植猕猴桃,还养跑山鸡哩。”村民梁茂汕说。目前,合作社已流转土地25亩,形成了以猕猴桃种植为主要产业,配以跑山鸡养殖的种养融合发展格局,确保短期有收益、长期有保障。
村里有了自己的产业,生态资源不断激活,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村民日子有了盼头,生活更有甜头。
打造生态宜居村 村子美了
脚踩柏油马路,道路两旁花草红绿相间,晚开的月季花绕着一栋栋白墙黑瓦、错落有致的古朴民居绽放。耳畔是鸟儿鸣叫,望眼是绿水青山,行走在接夼梁家庄村,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
但在之前,接夼梁家庄村却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街道又脏又窄,严重影响村民出行。
“过去,一到下雨天,坑坑洼洼的路面到处是积水,都没处下脚,上了年纪的老人根本不敢出门。”村民梁学尧想起过去村里的场景,许多回忆涌上心头,“多亏了党和政府帮我们修了路。”
自2017年开发区规划建设局与该村结对以来,该局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作为落脚点,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多措并举打造生态宜居村。截至目前,在帮扶部门和潮水镇党委政府的扶持下,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0余万元,铺设道路2000米,硬化街巷17条,修筑挡墙200余米,修建花栏300米,水泥混凝土道路铺筑约2880平方米,支部大院修葺一新,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高。
推动村庄文化建设 乡风好了
“我们唱戏终于有了固定的地方,现在十里八村的老百姓都来我们村唱戏,我们这都成了据点啦。”村民王尊智笑着指向村头的活动中心。
村民物质生活日益富裕,精神文化生活要求也逐渐提高。在政府部门帮扶下,新建设了450平米的活动广场、90平米的党群活动中心。联系相关部门捐赠室内、室外健身器材40余件、各类图书2000余册。组建村舞蹈队、吕剧演唱队,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
“以前,村庄文化氛围不浓厚,自从将文化墙打造起来以后,村民多了一份归属感和成就感。”蒋鲁磊介绍,依托打造猕猴桃特色村平台,接夼梁家庄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地特色文化为主题,对村内墙体进行彩绘,实现乡风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结合。
如今,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接夼梁家庄村的合作社如火如荼进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村“两委”信心满满,带领着全体村民,走上产业富民、文化兴村的康庄大道。
季宝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